不是吃飽就好!打造高效會議的用餐心法
一場會議的成功,除了仰賴精心安排的議程、精彩的簡報與積極的討論,還有一個常被忽略的關鍵因素——餐點。
想像一下,當會議進行到一半,與會者能快速補充能量、又不感到負擔,精神飽滿地繼續投入討論,這樣的氛圍,自然能讓整體效率大幅提升。反之,若餐點選得不當,油膩沉重或口味單一,不僅影響食慾,還容易讓人餐後昏昏欲睡,讓整場會議氣氛直線下降。
那麼,究竟該如何聰明安排會議餐點,才能真正做到事半功倍呢?這篇文章,就從實戰經驗出發,分享6個超實用的小技巧,讓你的下一場會議,不只議程精彩,連餐點也成為高效推手!
小技巧1:選擇高蛋白、低油膩的主食
會議中最怕的,就是餐後的昏沉感,要避免這種情況,首要策略就是:選擇高蛋白、低油膩的主餐。
蛋白質能夠穩定血糖、延緩飢餓感,讓與會者維持長時間的清醒與專注,而油膩重口味的食物,則容易讓人餐後血糖波動劇烈,進而引發疲倦。
推薦選擇:低溫舒肥雞胸、清蒸魚等清爽的主食。
我們的強項之一就是主打舒肥技術,讓各種肉類都能口感鮮嫩不柴,既補充足夠蛋白質,又不會增加消化負擔,特別適合長時間的內訓或工作坊。
*每月菜單不定期更新,口味請請依照當月菜單為主喔!
小技巧2:搭配高纖蔬菜與適量碳水
除了主食之外,蔬菜與碳水化合物的搭配也是重點,高纖蔬菜可以促進腸胃蠕動,讓人有飽足感但不脹氣;而適量的複合型碳水,像是五穀飯、地瓜等,能提供穩定釋放的能量,避免餐後血糖快速下降。
推薦搭配:
- 五穀紫米飯(富含膳食纖維)
- 黃金地瓜(低GI,能量持久)
- 當季綠色蔬菜(維生素與礦物質補充)
我們的會議餐盒,在配菜設計上特別講究,均衡搭配紫米飯、新鮮蔬菜與精選小配菜,讓每一餐不只是吃飽,更是真正吃得健康、吃得有效率。
小技巧3:考量不同飲食需求(葷素、低醣、過敏)
每場會議的參與者背景不同,飲食習慣也可能大相逕庭,若只提供單一口味,容易讓部分人感到不便,甚至產生負面印象。
實用做法:
- 準備素食選項
- 提供低醣、低油的餐點
- 注意食材過敏原提示(如堅果、海鮮)
我們的餐盒,不同系列都貼心設計了葷/素選擇,例如天然有機豆皮與豐富蔬菜,讓素食者也能享有同樣豐富的餐點體驗,透過多元設計,讓每位與會者都能安心用餐,自然也提升整場會議的滿意度。
小技巧4:用餐便利性第一,避免湯湯水水
會議餐點除了營養、美味之外,「方便食用」也是一大關鍵,尤其是有限時間內要快速用餐、又不希望弄髒衣物或桌面的場合,選擇乾淨俐落、方便拿取的餐盒式餐點,絕對是最聰明的選擇。
應避免:
- 需要動刀切開的大塊食物
- 湯汁多、容易潑濺的料理
建議選擇:
- 小份量定型餐盒
- 一手可持、食材分隔清楚的設計
我們連便當包裝都特別注重層次與隔間設計,開盒即食,乾淨不狼狽,特別適合正式會議、簡報場合使用。
小技巧5:外觀與包裝也能加分會議印象
會議不只是內部討論,有時也涉及客戶簡報、對外展示,這時候,餐點外觀與包裝質感,其實就是企業形象的延伸。
好的餐點包裝能夠:
- 營造出專業、有品味的印象
- 讓用餐時刻成為交流與好感建立的機會
想像客戶打開餐盒,看到整齊豐富、色彩協調的食物擺設,那份心情,肯定和看到塑膠袋湯湯水水的便當截然不同,我們的精緻便當採用簡潔優雅的外觀設計,讓餐點從視覺上就已經開始為企業加分。
小技巧6:選擇有穩定配送與好口碑的餐點品牌
最後一點,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點:選擇可靠的供應商。
再好的餐點,若配送延誤、品質不穩,都可能前功盡棄,甚至影響會議流程與氣氛,因此,挑選有經驗、好評價、重視時間控管與餐點保鮮技術的品牌,是會議外燴成功的最後一塊拼圖。
我們在商務外燴領域累積了大量企業合作經驗,無論是配送準時、餐點品質維持,或客製化需求回應,都能提供安心可靠的服務,讓主辦方專注於會議本身,不必再為餐點細節煩惱。

細節決定成敗,餐點安排也是關鍵
會議成功與否,往往取決於無數個小細節。
而餐點,看似簡單,其實是影響整體氣氛、與會者專注力與滿意度的重要因素之一。
從選擇高蛋白低油膩的主食,到考慮各種飲食需求,再到兼顧外觀與配送細節,每一個用心的小地方,都能為會議帶來正向加分。
下一場會議,不妨從餐點開始,用更聰明的選擇,成就更高效的團隊合作與交流氛圍。
如果正在尋找兼顧健康、美味與質感的會議餐盒,
👉 不妨了解一下【Dr.Salt 精緻會議便當】,讓每一場聚會,都吃得剛剛好!
為了能提供更好的服務品質,平日訂餐請於前一天下午4點前完成訂購
- 訂購1500份以上,請於1個月前訂購
- 訂購1000份以上,請於3周前訂購
- 訂購500份以上,請於2周前訂購
- 訂購100份以上,請於2-3天前訂購
當天早上10點前可以微幅修改數量(+-10份以內)
付款方式:現金 / 轉帳 / 月結